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覆盖射电天文、雷达技术、综合孔径辐射计、卫星编队等领域。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多个项目;任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嫦娥4号搭载任务龙江号卫星副总师,并入选四川省优秀人才计划。累计发表论文4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射频探测与信号处理,研制天基和地基射频探测系统,应用于空间天气、空间物理、射电天文,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超长波天文观测阵列(鸿蒙计划)总体方案及试验验证课题、太空探源专项环月低频射电天文台(鸿蒙计划)有效载荷课题,以及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部署、某科工局基础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分布式空间系统总体设计、干涉成像和信息处理方面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译著2项。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天气雷达研究,涉及雷达定量化技术、MIMO信号处理、干涉测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出我国首套流星雷达,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出我国首套SuperDARN雷达,并加入国际SuperDARN雷达组织,实现数据国际共享;该雷达系统性能及数据质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此外,主持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子午工程)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的研制,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项青年基金支持。累计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项目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规模干涉测量系统、分布式干涉测量系统等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超长波天文观测阵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等项目研究。在大规模干涉测量系统的顶层方案设计、硬件方案设计、数据预处理算法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累计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布式空间系统及信息处理、射电干涉仿真与数据处理等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军科委预研、173重点基础研究等多个课题和项目研究工作。参与研制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望远镜、月球轨道超长波卫星阵列(鸿蒙计划)。累计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