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环境与演化
研究方向:行星环境与演化
  • 导师:刘洋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终期获评优秀),现任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担任中国探月四期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载人探月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论证专家组成员,天问一号/天问三号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Planets》副主编,《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等期刊编委,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测绘学会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工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责任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重点专项项目等,在Nature Astronomy、Science Advance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多次被美国地球物理会刊以亮点报道和期刊封面文章,成果入选中央广播电视台十大科技新闻。获欧空局火星快车杰出贡献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中国空间科学领域2024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

  • 导师:邹永廖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任务等的研究、研制与管理等工作;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863项目、国家探月工程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中科院方向项目等30余个课题;发表/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合作出版专著8部、科普图书6部。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探月工程突出贡献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然科学类)等多个奖项。

  • 导师:张锋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取得天体物理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于“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任职博士后和助理教授,期间短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星遥感和行星地质学,长期从事类地行星表面形貌及过程研究,特别是月球与行星火山地质学研究,即岩浆、火山作用及与构造相互作用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Icarus等国际权威地学和天文地学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揭示了月球上火山地貌成因及大型撞击盆地构造控制下的火山喷发机制和历史,特别是发现新型月球火山地貌的论文曾被美国地球物理快报(GRL)选为当期亮点论文并在AGU官方论坛网站EOS上专题报道。发表在NC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与皱脊相关火山喷发的“构造反转”新模型,破解了月球上挤压应力环境下火山喷发之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FDC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青年和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等。目前,围绕国家的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利用我国和国际上已获得科学探测数据,开展类地行星表面形貌特征、成因及相关地质过程研究。

       


  • 导师:徐于晨 副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9年,入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一直从事比较行星学和天体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基于太阳星云初始物质——太阳系外颗粒,追溯太阳星云的初始物质组成和来源,探讨星云物质的原始分布状态,示踪小天体的形成与演化;发展针对于微米级单颗粒的微粒分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采样返回的微粒样品(如:CE-5)的研究。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参与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项。

  • 导师:杨亚洲 副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2013)与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博士学位(2019)。博士期间获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布朗大学参与联合培养。主要从事行星光谱学实验、模型与应用解译相关的研究。目前共在Nature Astronomy、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Astronomy & Astrophysic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一作及合作论文19篇。

  • 导师:吴兴 副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年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20年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布朗大学参与联合培养。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与火星地质演化研究。目前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一作/通讯论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