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和避免空间灾害天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1995年美国制定国家空间天气计划,随后欧洲等也积极行动起来。无论从已实施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ISTP)、日地能量计划(STEP)还是将要实施的"与星同在"(Living With a Star、International Living with a Star)、"日地系统空间气候与天气计划"(Climate and Weather of the Sun-Earth System)等,空间天气研究都是它们组织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去夺取重大原创性新成就的重大科学前沿领域。这些科学计划都把日地系统空间天气因果链模式的建立作为具有创新意义的核心科学问题。
空间天气学实验室这一研究单元针对国际空间天气发展态势,提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了解太阳活动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和物质,如何通过太阳日冕、行星际传输到地球空间,最终在地球空间系统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传输和耗散的基本天气过程研究;研究日地空间天气变化规律,建立空间天气因果链模式以及发展预报模式和方法。太阳/行星际团队的研究目标是实现空间天气学实验室研究单元的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风暴的日冕过程研究对于整个日地系统空间天气过程而言具有决定其发生、发展的初边值意义;太阳风暴的行星际过程研究具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空间天气变化源头的输出信息——“因”与地球空间系统的空间天气最终的响应变化——“果”联结起来。由于行星际空间存在复杂多变的时空尺度结构,太阳风暴的日冕输出信息在经过行星际这一非线性系统之后到达地球时常面目全非,没有好的对应关系可寻。因此,捨此团队研究,日地系统连锁变化过程和因果链模式的研究就无法实现。 本团队和研究单元其它几个团队是相互有机联系的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由空间天气现象本身所固有的时序因果关系所决定。本团队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永恒的持续性支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