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9月13日―9月19日
地点:北京市友谊宾馆, 嘉宾楼5号会议室
出席人员:
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Joe Kan,Chung-Sang.N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arry Lyons,Shasha Zou,Xiaoyan Xing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hin Ohtani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Wendell Horton
美国航空航天局――Xiaoyan Zhou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im McFadden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卢维尔分校――Paul Song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Gang Lu
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Vytenis Marija Vasyliunas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Gordon Rostoker
日本名古屋大学――Yukinaga Miyashita
中科院空间中心――王赤,刘振兴,周谊,任丽文,段素萍,徐丹,王志强,马永辉,郭孝城,彭忠,李晖,唐斌斌,孙天然,丁凯,张佼佼,戎昭金,张灵倩,马玉端,沈芳,魏新华等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文耀,杜爱民等
北京大学――濮祖荫,王晓钢,傅绥燕,肖池阶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友秋,汤朝凌等
山东大学――史全歧,李蕾等
以及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等共9个单位,80位中方代表。
记录――任丽文
9月13日―19日,2009年国际亚暴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磁层亚暴是磁层中巨大能量贮存和突然释放的瞬变活动。亚暴的发生可能造成高纬度地区无线电通讯中断,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充电等效应。因此,对磁层亚暴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空间科学家的重视。
本届会议的共同召集人为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王赤研究员和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Joe Kan教授。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卢维尔分校、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海外空间物理科学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空间中心中心的中方科学家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王赤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会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代表主办方对中外代表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
接下来的报告环节分为8个主题,分别是亚暴的观测、相关基础物理知识、亚暴的触发、驱动机制,亚暴的特征等空间科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各位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和年轻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讨论,促进和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议的召集人之一――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Joe Kan教授还做了关于极光亚暴观测与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的科普报告。最后会议讨论决定,于2011年召开国际亚暴系列会的第二届会议。
本届会议为国内外空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讨论进步的平台,为我国的年轻学者提供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和工作思路,大大调动了年轻学者从事空间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本届会议对于促进我国空间物理科学的发展,提升我们在国际空间科学舞台的影响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