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2-12-24 作者:
分享到:

2012年12月20日-21日,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12年度实验室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议,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科技处王树志处长也参加了会议。

实验室主任王赤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做了实验室2012年工作总结。他指出,2012年是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的“十二五”攻坚年。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实验室完成了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数据与通信系统,以及空间环境监测系统海南站的建设和运行,为子午工程2012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利用子午工程自主观测数据,在我国上空空间环境区域性特征、空间天气沿子午链扰动以及近地空间不同圈层耦合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初步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子午工程完成建设进入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候选名单。实验室牵头的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进展顺利,2012年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太阳风扰动传播和建模、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磁层物理、低纬电离层特征,以及中高层大气物理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SCI论文61篇,包括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地球物理研究》(JGR)文章21篇。在国际合作方面,实验室正牵头推动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获得了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组建了中科院交叉团队并获得支持。两篇博士论文荣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两名博士生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一名导师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对各自课题组的201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工作汇报之后,实验室的12位报告人就各自的科研工作做了学术报告,从太阳日冕、行星际到地球空间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领域的探测与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探测技术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