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我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在京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该项目实现建设目标,进入正式科学运行阶段。
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工程建设单位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子午工程探测能力和工艺水平先进,空间环境多手段成链监测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子午工程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监测空间范围最广、监测方法和手段最全、监测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处于国际同类科学装置的领先地位,其综合性在当前国际同类观测中独一无二。
该项目由中科院牵头,教育部、工信部等7个部委、12个单位共同建设,设有15个综合性观测台站,运用地磁、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探测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30公里以上直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的空间环境参数。
据悉,子午工程遵循“边建设、边运行、边产出”原则,已为各类用户分发了大量高质量科学数据和空间天气产品,为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等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提供了一系列的空间环境预报、警报和现报。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2-10-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