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012年度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3-01-14 作者:
分享到:

2013年1月11日,2012年度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水院士主持,刘振兴院士、魏奉思院士、涂传诒院士、姚振兴院士、李崇银院士等十二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地球与空间物理处的于晟主任、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科研基地处侯宏飞处长和资环局固体地球科学处张鸿翔处长参加了会议。实验室研究员列席了会议。

实验室依托单位空间中心吴季主任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机遇期,希望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我国空间物理界要勇于为人类创造知识。实验室主任王赤研究员做了“脚踏实地,心存高远,打好十二五攻坚战”的工作报告,汇报了实验室2012年的工作总结和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他指出,2012年实验室牵头完成了子午工程的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初步实现了地基空间天气探测的“中国梦”,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子午工程具有监测空间范围最广、地域跨度最大、监测方法和手段最全、监测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等优势,达到国际同类装置最先进水平。实验室新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3项重点项目的支持,在空间天气研究和建模中取得重要进展,取得了电离层对等离子体层物质控制、北京上空罕见的双钠层现象和中国北方地区上空重力波的变化特征、数据驱动的太阳风模型、夜侧磁层磁场对行星际激波负响应、磁层顶KH不稳定性、磁层亚暴的多次分立爆发新模式等一批亮点工作,2012年,实验室共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SCI文章61篇,JGR/GRL文章首次突破20篇。2名博士生荣获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最后,王赤结合中科院”三位一体”的战略构想,从“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三个方面部署了实验室2013年的工作计划要点。实验室副主任冯学尚研究员总结了2012年实验室开放课题执行情况和2013年度的申请情况。

委员们认真评议了实验室工作报告,对实验室在2012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实验室为学科的发展和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对未来实验室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提出实验室要在子午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自主的卫星探测计划,瞄准国际前沿,分析与国际同类研究机构的优劣,加强科学目标牵引,有计划加快培养年轻人才等宝贵建议。会议评审通过了14项实验室开放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