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来自德国Helmholtz研究所于利希研究中心(Juelich Research center)的朱亚军博士生(PhD candidate)在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目为“Retrieval of atomic oxygen in mesosphere derived from green line observations of SCIAMACHY”的学术报告,来自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近20名研究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与讨论。
朱亚军详细介绍了搭载在欧洲环境卫星ENVISAT的SCIAMACHY载荷探测的原子氧绿线的反演工作,首先对卫星探测的参数作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目前原子氧绿线发射的光化学模型,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从卫星临边探测的原始数据中反演原子氧数密度的高度剖面,以及对反演结果的合理性作了诊断,最后利用卫星近十年的反演数据,对不同纬度原子氧的半年震荡(SAO)、年震荡(AO)、准两年震荡(QBO)和太阳辐射通量的影响进行能谱和谐波分析,发现除了中低纬太阳辐射通量影响变化不大以外,低纬度地区准两年震荡(QBO)比中纬显著,中纬度地区半年震荡(SAO)和年震荡(AO)幅度值均大于低纬地区。报告现场气氛活跃、轻松,参会人员就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向朱亚军提出了相关的问题,通过交流与讨论,加深了对原子氧绿线的反演工作及其相关研究工作的认识。
朱亚军于2012年从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毕业后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德国Helmholtz研究所下辖的Juelich Research center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卫星遥感探测数据的反演和分析工作,研究气候变化对中高层大气的长期影响。